9-1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
1)基于"案例驱动",改革教学内容。
C语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对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我们本着"理论够用、精讲多练、突出实践"的原则,课程内容以职业需求来确定,删繁就简,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我们对课程内容做了如下改革:
精选核心知识点:分析出每个阶段的核心知识点,并设计一个大的案例,覆盖本阶段的知识点。同时我们将函数的知识分散到C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在整个教学中不断地反复应用函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应用函数的能力大大提高。
举一反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了配合学生的课后练习,从第2阶段起,同步设计了一个与教学案例难度相当的课后案例,使用学生能够在课后时间更多地练习课堂内容。
2)基于"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 , 改革教学方法。
C语言课程的实践体系是多层次立体化的、逐层递进的。分为案例引入、综合案例、课程设计、项目实践4个层次。
课堂练习着重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的验证性编程;随堂实验是针对某个典型问题进行的设计性或验证性编程;课程设计是针对课程知识系统的综合应用的设计性编程;项目实践(实践学期)是用工程化的方法,通过一个C语言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灵活应用C语言的能力、工程化的编程思想。 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40%以上,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随堂实训,精心设计课堂实例,将C语言的核心知识融入到各个实例中,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无穷魅力,在解决问题后有巨大的成就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进一步吃透所学基础理论,课程组研制成与该教材配套的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和习题库、并配有参考答案,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用。
在实验教学上,改变了以往仅仅进行结果验证的模式,设置了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配有实验指导书。课程组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亲自指导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效果,在实验课之前,教师事先布置实验编程作业,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完成实验准备、预习实验课的理论知识、编写好上机的程序,才能进入实验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实验课外,还增设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作为C语言程序设计的必要补充。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重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并充分使用动画演示、图片演示、网站链接、视频、在线交流等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了校园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