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念祖---汉民俗之魂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6-05-08  阅读数:126


                             ------学习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有感

关键词:民俗精魂   源远流长  思乡念祖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统一与稳定的民族。汉民族民俗内涵相当丰富而且多元,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约在周代,就有介子推割肉奉君;客家华侨寻根问祖;山西——大槐树情结,这些都是汉民俗精魂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民俗文化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民俗文化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我国早在春秋时期的国别史中,就有关于民俗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就开始系统记述各地的民俗及其产生的背景民俗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民俗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民族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文化形态,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

二、民俗文化的分类

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物态民俗:服饰、饮食、生产、交通等;2、行为民俗:婚丧习俗、节日习俗、礼仪、祭祀、民间艺术等;3、精神民俗:信仰、精神崇拜、祈祥禁忌等;4、语言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其中语言民俗发挥着记录、传播、传承物态民俗、行为民俗、精神民俗载体的作用。这些民俗事象伴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并反映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面貌。由于存在历史地理的差异性因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民俗生活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

三、汉民俗的精魂

就汉族来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汉民族民俗内涵相当丰富而且多元,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如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民俗,五色斑斓的服饰文化民俗,包罗万象的节庆文化民俗等数不胜数。在众多的民俗文化类型中,却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乡念祖。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荆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想区别。汉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为中原人。         

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与稳定的民族。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民族迁徙出现了对流,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第三是宋辽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的融合主要是在边疆区进行,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有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是在清代。这一时期,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基础。

从具体的民俗文化来看,清明节则是将汉族思乡念祖情结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个民俗。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四、思乡念祖情结

古有“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寄寓了异乡游子悠悠绵长的思乡念亲之情,在当代我们继承了这种表达思乡念祖之情。例如,客家的祖先原本来自北方,但历史上有客家先民的五次大的迁徙。第一次迁徙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第二次迁徙主要集中在唐末五代。第三次迁徙在南宋末年。第四次迁徙在明末清初。第五次迁徙源于广东西部的土、客大械斗。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不论迁徙到何处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侨乡更为隆重,海外也兴祭祖。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年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其次,山西---大槐树情结,寓意祭祖园思乡。山西人的族谱上写有“吾先祖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在东北很多有族谱的人家,你在他们的族谱上都能看到类似的话语,就如同那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大槐树祭祖园根字壁?这里浓缩成了世人对家乡与根祖的惦念,多少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从神州各地及海内外前来寻根祭祖者绵绵不断络绎不绝,有的上香数柱祭奠祖先,缅怀先祖开疆拓土之境;有的留诗题词罗拜圣树,抒发饮水思源之情。他们仰望挺拔的大槐树,盘旋眷恋不忍匆匆离去,大槐树是识别家乡的标志,是亿万人心目中根的象征。

五、感悟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也更有利于激发我学习全国导游知识的热情和信心,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同时也弥补了我在汉民俗某些方面知识的不足,更明确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